抄勇哥以宣示居住正義?制度殺人更需深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住展房屋網) 2011-12-08 15:02
這陣子大概因為房市買氣低迷,主流媒體可能迫於『壓力』,因此最近房地產相關新聞既沒喜,也不報憂。不過,今天房市新聞再度占據重要版面,因為各報都大陣仗報導國內知名炒房大咖『三黃一劉』之一的勇哥,遭檢調單位大舉搜索,並約談超過40名疑似人頭戶的事情(筆者按:稍晚據稱其妻已遭移 送)。中國時報更用『宣示居住正義 大快人心』為分析稿標題,好似房市秩序頓時獲得導正。
就『納稅是國民應盡義務』的角度,勇哥被抄須補繳巨額稅款,這當然是好消息;不過居住正義是否真的獲得伸張?住展企研室則認為,仍須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要知道,三黃一劉中,確實是勇哥所持物件量體最大、人頭戶也最多,因此當然有殺雞儆猴的意味;而且要不是據傳他苛扣房仲佣金遭檢舉,恐怕檢調單位要辦他,還沒那麼容易。
此外,此時檢調出招,動機也可議。正如部分媒體分析,今年房市炒作風氣,自奢侈稅實施後,氣焰就降低許多,不少大咖炒房客早就事先脫手離場。這時候才大舉查察,恐怕為時嫌晚;再者,大選投票日在即,此時大舉搜索,肯定也會被外界解讀為有政治意圖。尤其同一時間,馬英九所謂實踐居住正義之住 宅五法,本屆立院會期過關機會渺茫;對比之下更顯諷刺,居住正義的真實性遭疑。
然而請別誤會,住展企研室以上論述,並不是替這些大咖炒房客喊冤抱不平。就導正房市交易秩序、抑制不當炒作的角度,三黃一劉或其他大小咖炒房客,藉人頭戶、逃漏營業稅等行為,肯定違法、不容懷疑;炒高房價,致使有需要者背負更大負擔,也有情及理上的重大瑕疵。但別忘了,這些人之所以能如此近乎為所欲為,除了稅官可能的怠忽職守外,根本因素更在於,制度本身大有問題。
是的,因為稅制漏洞及問題,也就是房地分離課稅加上交易資訊不透明,導致稅基偏離實價,持有及交易成本過低,才讓這些人有可承之機,才讓資產階級大買不動產避稅,結果導致房價不合理墊高,這就叫做制度殺人!同樣(更)該被撻伐的,其實是那些實際操弄,及為制度辯護的官員及既得利益者!
新聞提供:住展房屋網www.myhousing.com.tw
大公報專訪宋鴻兵:中國經濟待發第三級火箭--農村第二次工業化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2011-12-08 17:05
被譽為「貨幣教父」的著名財經作家宋鴻兵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時說,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只有啟動「第三級火箭」,才能繼續保持持續穩定發展。第三級火箭必須也只能是農村的第二次工業化,以信息化、集約化、高科技化、城鎮化為核心的新的農業經濟爆發,才是中國擺脫即將出現的經濟困境的正確選擇。農業增長是下一輪經濟的主要突破方向。
宋鴻兵,現任環球財經研究院院長,著名財經作家,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在 2007 年出版《貨幣戰爭》,準確預言了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被譽為「貨幣教父」、「金融預言家」。
2010 年末,宋鴻兵正閉關撰寫他的第三本《貨幣戰爭》。宋鴻兵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炒作人民幣升值議題目的在於「剪羊毛」,國際銀行家首先是擴大信貸,將泡沫吹起來,等人民的財富大量投入投機狂潮後,然後抽走銀根,製造經濟衰退與資產暴跌,再出手以超級低廉的價格收購。而升值解決不了美國出口翻番、就業增 長等問題。 2011 年,「貨幣戰爭」硝煙更加瀰漫,歐債危機、美債危機背景下,人民幣升值腳步近期出現了波動。
剛剛完成第四本《貨幣戰爭》的宋鴻兵再次接受《大公報》專訪。
大公報:人民幣兌美元 12 月 7 日午盤微幅上漲,盤中連續第6個交易日觸及跌停。與此同時,中國央行外匯資產 10 月份比 9 月份減少了近 900 億元 (人民幣,下同) ,這是央行近 8 年來外匯佔款月度餘額首次下降。有評論認為,當下歐債危機加劇情況下,美元熱錢開始從中國大舉撤離,來拯救歐洲。
宋鴻兵:當前確實存在熱錢外流趨勢,這一點跟歐美對中國經濟未來會出現所謂「硬著陸」的擔心有關。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在拚命迫使人民幣升值,那時歐債危機並不像現在這樣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候,所以大家對經濟增長本身還是偏樂觀的,但現在歐債危機已經到了很危險的關頭了。
而中國現在 CPI 增幅呈現下降趨勢,表明經濟冷卻速度在加速,再加上這一輪嚴格的房地產調控,國際金融市場對中國未來經濟的轉型或者「軟著陸」能否成功,充滿了不確定性。 這些因素導致了熱錢的外流。
但是從目前為止來看,還不能確定是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出現了決定性反轉。當前的波動更多是心態上的波動造成的。但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譬如12 月份和明年 1 月份,如果中國經濟數據越來越多地表明經濟是在冷卻,而且外流的資金都超過向中國進入的資金,那說明趨勢確實出現了反轉,那就值得高度警惕了。
大公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當前外界對中國經濟是否能順利實現「軟著陸」比較擔心。
宋鴻兵:在改革開放的 30 年裡,中國經濟曾依靠兩級火箭的推動而發展到今天。前 15 年的第一級火箭就是中國農村的工業化,包括鄉鎮企業和農村經濟增長,帶領農業整體生產力的提升。後 15 年的第二級火箭是中國製造的全球化,出口成為了強勁的發動機,特別是 2001 年入市以後,中國出口行業整個生產體係倍增,使中國財富創造獲得極大飛躍。
但第一級火箭在 1990 年代中熄火,結果導致了 1990 年代末的經濟冷卻和通貨緊縮,市場蕭條,消費疲軟。實際上說明,當一個國家經濟喪失所謂經濟增長火箭的時候,就會自然處在一種市場交易冷清、投資機會減少、價格下跌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中。
現在,由於外部環境特別是歐美市場在未來 10 年以上的時間內會處於不景氣狀態,所以中國的第二級火箭正在熄火的過程中。在這種情況下,未來中國如果政府不干預,有可能再現 1999 年那樣的局面,機會在減少,市場在疲軟,利潤在下降。
中國今年以來一直對通脹問題很頭疼,現在可能會有一種通縮的恐懼,因為經濟變緩導致貨幣流動速度下降,雖然現在規模可能擴張,但如果貨幣流動速度下降過快的話,同樣會導致物價下降,這是明年中國碰到的一種可能。
為了應對這種可能性,政府必須有所作為。但如果政府 2009 年那種刺激經濟的方式,可能不會奏效,大筆的基礎設施投資很難產生期待的回報,壞帳問題、債務問題會變得更加尖銳。如果政府實施了正確的刺激措施,中國經 濟可能會進入下一輪的高成長的階段,有可能維持 10 年以上的增長週期。
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必須啟動第三級火箭,才能繼續保持經濟的發展。第三級火箭必須也只能是農村的第二次工業化,以信息化、集約化、高科技化、城鎮化為核心的新的農業經濟爆發,才是中國擺脫即將出現的經濟困境的正確選擇。
能成為第三級火箭需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一定要涉及到大部分人,大多數人口要受用;
第二,在這個行業或領域中生產效率一定要獲得一種非常高的成長速度;
第三,一定要拉動足夠多的產業,產業鏈條要足夠長。
能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就是農業,因為中國農業人口佔農村人口的一大半,而且農村的生產效率非常低,如果在一個很低的情況下,它的增長潛力和空間自然就會很大。農業全面啟動之後,未來農村城鎮化會拉動未來經濟幾乎所有生產鏈條,所以說我把此級火箭稱作農村的第二次工業化。
這種經濟振興比較像 1979 年。 1979 年啟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就是農村經濟改革,現在可能輪迴一圈,再次回到農業這個問題上。如果中國人口中的大多數農民收入不提高,想提高內需、振興消費,都是空談。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講,農業增長都應該是下一輪經濟的主要突破方向。
大公報:歐債危機會不會導致歐元體系崩潰?美債危機下一步走向是怎樣的?
宋鴻兵:歐債危機最後導致的結果不是歐盟崩潰,而是歐盟的權力更大了。歐債危機在我看來並不是經濟危機,而是個政治危機。假設一下,美聯儲和中央銀 行其實都可以通過印鈔票來購買國債,如果歐洲中央銀行能像美聯儲一樣印刷鈔票買國債,危機不就結束了麼?為什麼不這麼做?這才是問題的焦點。
歐洲中央銀行被賦予的責任中沒有貸款人角色,只有單純的反通脹責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提出條件就是修改歐盟條約,賦予歐洲中央銀行相應的職責,而代價是歐盟國家把財政主權交上來。這實際是一個政治談判和政治籌碼博弈的過程。所以歐債危機不是一個經濟上不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政治上必須交出財政主權,歐洲銀行才能救你,這就是在談判和博弈過程中的這樣一個環節。
美國 8 月份國債達到 14.2 兆美元,現在大約突破 15 兆, 3 個多月又漲了 8000 億,所以毫無疑問,明年美國國債會再次突破法定上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這是美元發行制度本身決定的。由於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它向全世界提供交易和儲備,對它來說貨幣是輸出的,世界經濟發展會要求美國輸出越來越多的貨幣,而這些貨幣的抵押是什麼呢?
這些貨幣必須要依靠國債才能創造出來,這就要求隨經濟發展,美國國債必須上升。換句話說,美國國債是不能下降的,它一下降美元就會收縮,經濟發展就會受限。所以說為什麼美國長期赤字,這是美元發行制度本身決定的。
大公報:金融行業與房地產業,與國民經濟各個行業聯繫都很密切,最近中央高層也多次提出要注重防範金融風險。
宋鴻兵:理論上說,中國永遠不會發生西方式的金融危機,這是由中國政治結構決定的。換句話說,什麼是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本質實際上是一個負債問題,負債會導致資金斷裂,這叫金融危機。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憲法和整個國家體係是用來保證債務債權關係,這就是財產權神聖不可侵犯的原理。對於政府而言,債務債權關係出現嚴重偏差的時候,老百姓還不上錢,政府不能迫使銀行放棄債權,也就是不能把債務銷毀。
在中國,大量銀行是國家的,負債的老百姓,如果政府願意,他有權重新調整債務債權關係,也就是不讓銀行再追款,所有債務一筆勾銷,抵償債務。現在西方學者對中國所謂金融危機、銀行倒閉的判斷,顯然是不了解中國的政治結構。
中國不會爆發典型的類似雷曼公司破產的這種金融危機,我認為這是永遠不可能爆發的。所以就這點而言,不存在金融危機問題。存在的不是金融破產這種急性病爆發出來,而是以通貨膨脹,或資產配置不合理這種形式變成一種慢性病,這是中國所出現的所謂經濟上出現「硬著陸」或「軟著陸」,是指這方面的問題。
大公報:由於有對通縮的恐慌,貨幣政策會不會有所鬆動?
宋鴻兵:貨幣政策鬆動不一定會使物價進一步上漲,這是我的基本結論。像美聯儲搞了量化寬鬆政策之後,並沒有出現高通脹,物價不但沒增長甚至還在下跌。
在正常貨幣流動速度之下,貨幣擴張會導致高通脹。但美國為何沒出現高通脹,這取決有是否有足夠多的投資機會,貨幣是否有足夠的流動速度。明年中國的貨幣政策走向,重點要看貨幣流通速度。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208/ke0xv5lz4y28e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