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買屋可以抗通膨,當真? (2)



















三、台灣的房地產的怪異現象:郊區房子太多,市區房子太貴!

大家都說買屋獲利的三個祕訣就是1.地段 2.地段 3.還是地段,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好地段同時也代表著1.買不起 2.買不起 3.還是買不起。

也因此帶動了台北外環區域的購屋需求,而建商逮到了這個機會,就開始在郊區蓋了大量的房子,以滿足這些預算不足的民眾他們購屋的夢。但也因為真的蓋太多了,所以導致嚴重的供過於求,使房價增值不易,這點從重劃區晚上的點燈戶數都只有小貓兩三隻就可以看得出來!

真正保值的地段,在經過這幾十年來已經漲到一般民眾承受不起的程度;而市郊的超額供給地段根本就不保值。所以說不定抗通膨這個題材只會成為少數資本家的遊戲而已!

四、通膨的真實性
最近各位朋友應該都有感受到百物齊漲的威力吧,便當也漲、紅茶也漲、咖啡也漲,就連號稱一律39元的日系生活百貨也要漲到49元!
所以這次通膨應該是來真的吧?

其實不一定喔!我們看一下被視為通膨指標的油價、與保值指標的黃金價格近期表現如何。

本波原油的價位並不是歷史新高,目前只有前波金融海嘯的三分之二而已!


 
代表保值指標的金價目前面臨到了月線層級的回檔修正,會不會步入空頭還需觀察。若步入空頭則代表著市場避險的需求強度不高,通膨的影響並不大!

由以上兩張圖表可以觀察國際市場的通膨威脅,其實並沒有台灣來的如火如荼,再加上歐債危機、中國經濟泡沫與美國復甦的不確定性,說不定還有通貨緊縮的可能!

所以我們由以上的條件可以驗證,在早期買屋抗通膨這招也許會有用,但在現今這個年代可能已毫無意義。由以下這則報導可以看出一些改變!

通膨怪獸 建商緩漲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2年5月5日 上午4:29
記者簡明葳/專題報導.攝影


油電雙漲,不少人擔心通膨來臨,房價也將出現變化。根據預測,台灣今年全年通貨膨脹率不會超過2%,仍屬溫和通膨,民眾卻對物價上漲,感受極大壓力,「抗通膨、要買房」,專家為您剖析。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說,台灣經濟環境曾在民國62年、68年曾隨著當時石油大漲而引發通膨,但是當時經濟環境封閉,與現在簽定許多貿易協定如ECFA等,以時代背景上就不能相提並論,且目前全球油價穩定,台灣電價、油價調漲,屬管理層面出了問題,物價隨之反應,應該只是出現「假性通膨」。

許多企業調整售價反應成本,民眾不一定要買單,因為一定也會有企業,在這種環境下「逆向操作推出平價、優質的產品搶攻商機,台灣市場如此自由,民眾有權選擇所需要的商品。

至於房地產市場,房價攀升至歷史新高點,就算鋼鐵等建材成本微幅調整,市場上見到部分建商釋放漲價風聲。不過,只要基層民眾經濟問題沒有改善,薪水結構沒有改變,「多數建商應該是默默吃下些許成本,壓縮利潤,也不願讓房價持續高漲,影響買氣。」

 

所以購屋這件事,筆者認為一定要認清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最重要。如果要自住,什麼時機都可以進場,只要事前做好各方面評估就ok!

但如果是為了抗通膨而買房,可能現在就不一定適合,反而可以趁這個時機點好好地思考一下
有沒有什麼商品或商機可以取代房地產,而有真正抗通膨效益的呢?

一起想想吧!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參見"罵有錢人,不如做有錢人!" 粉絲專頁。

買屋可以抗通膨,當真? (1)















最近物價越來越高,房價會不會更高呢?
鈔票越來越薄,是不是該買間房來保值、抗通膨呢?

相信以上這些問題最近應該讓不少民眾覺得苦惱吧!
 

其實買房可抗通膨的概念在早期普遍性行得通,但時空移轉至現在,這個概念的效果卻已大不如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結果呢?

一、首先,房地產之所以會增值,完全是建構在人口不斷地成長,而土地這種不可進口的原料又無法被替代,才產生了土地與房屋因為長期的供不應求產生的上漲現象。
因此這種現象也使房地產成為人們所根深蒂固的保值指標(起碼很多老一輩的都這麼認為)!

近年來台灣因為少子化現象發酵,使得歷年來龐大的首購與換屋潮等實質需求逐年地下滑,但因低利率與經濟不景氣的關係,產生了一波房地產的炒作熱潮。這股熱潮雖然助長了房價,但卻創造了房屋史無前例的巨大供給量,例如著名的林三淡等區域皆是如此,也讓長期的房屋供不應求現象遭到逆轉!

二、房地產有太多的隱藏成本,包括利率、折舊與五花八門的稅率都有很大的可能會吃掉房價增值所產生的獲利!

我們舉個例子好了:
假設筆者買了一間1000萬的房子,貸款700萬,以每年2%與通膨率打平的速度上漲,在10年後約可以1200萬賣出獲利了結!

雖然帳面上有獲利感覺蠻不錯的,但是在這之中隱含了多少的成本與機會成本呢?

首先,貸款700萬,每年的純利息是1萬7左右,繳了10年約為17萬。
而最讓人頭痛的土增稅,我們以實際的買賣價差課10%,則是約20萬左右的稅額(假設10年後實價課稅已實施,不要說不可能喔)。
仲介費買進抓1%為10萬,賣出抓3%為36萬左右。
然後其他雜支抓獲利的百分之一,就是10萬左右。

最後,將以上的數字加總為93萬,賣屋的獲利馬上縮水為107萬,而且這還是房屋每年穩定增值的前提下喔!

然而若以目前市面上壽險公司所推出的外幣增額保單而言,大約都可保持在3.5%左右的複利增值,300萬的頭款經過10年約可增值為423萬,獲利為123萬,比賣屋所得還多了16萬。到底誰比較抗通膨呢?



待續...